第两百四十三章 人走茶凉 (第1/2页)
殿试排名,向来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慎之又慎。
一次排名,影响的很可能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除了头甲的排名,五甲的排次也很重要。
一甲、二甲赐进士及第,及第二字,意味着进士中的进士,三甲、四甲赐进士出身。
前四甲,虽然前者是赐进士及第,后者是赐进士出身,其称呼固然不同,但除了头甲前五人之外,其他人之间并无区别。
到了五甲,区别就大了一点。
同进士出身者,无法直接释褐授官,而是需要守选。
守选是宋代的铨选制度中的一项规定,即官员需要根据官职大小和资历厚薄,由铨选机构进行考评后,方可赴任。
至于,具体的考评时间,大体不等,也许一年,也许两年,也许几年。
所以,五甲的排次也是相当重要。
三月二十六。
此科考试的大体排名已经确定,只剩下几分尚有争议的答卷,暂时还没有排定名次。
其中,一甲五人的排名是讨论最为激烈的议题。
这一科的同考官有十人,虽然考官之中没有具体的排名,但官居枢密副使的张士逊无疑是其中的首席。
不过,张士逊也不是没有对手。
比如,龙图阁直学士周起,就不怎么卖张士逊面子。
周起有这个资格,毕竟,早在真宗朝,他便官居枢密副使,即便他现在的职位比张士逊低。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但资历摆在那里。
周起看着眼前的答卷,轻声念道。
“六卿分职,邦国之大柄也,有吏部考辩绩而育人材,有吏部辨考绩而育人材,有兵部简车徒而治戎备。
有户部正版图而阜货财,有刑部谨纪律而诛暴强,有礼部祀神示而选贤俊,有工部缮宫室而修堤防,六职举而天下之事备矣。”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此言当是咸平二年,孙侍讲(奭)上疏的内容吧?”
“故此,此卷评为五甲,当无异议。”
张士逊神色平静道:“引前人直言,直抒自己之意,有何问题?”
“边患,不过纤芥之疾,内患,才是邦国大忌,而内患又以三冗为最。”
“复周官唐世,不失为改变冗官之弊的良策。”
宋朝的官制承袭的事唐制,当然,这里的唐是指唐朝后期的官制,中书掌政事,枢密掌军事,三司掌财政。
即两府三司制。
三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可以有效的防止奸臣篡权。
然而,立国之初,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虽然失去了该有的职权,但它们仍然存在,并没有被废除。
这些人虽不领职权,但俸禄是不少领的。
所以,宋初的官员体系臃肿,不是没有道理的。
官、职、差遣分离,也导致宋初的官制极为混乱。
其实,对于两套体系并存的弊端,早就有官员呼吁改变,像孙奭,咸平年间他便上言,希望恢复传统的三省六部制。
他提议此策,倒不是为了夺权什么的。
即使恢复了三生六部制,当权的仍是那些人,不会有任何改变。
他提议的真正原因,乃是时机到了。
宋初实行两府三司制,其实是一种权宜之计。
宋是代周而立,赵匡胤上位后,如何对待后周的臣子,是一个必须要严肃考虑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