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僵持 (第1/2页)
面对人民军节节胜利,有继续南下的意图,而以现在日本在朝鲜的陆军力量,已经无法抵挡这种脚步了。日本国内,渐渐地笼罩着一股失望和悲观的气氛。所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的扩军建议,极具诱惑性。
不过首先为政|党势力所不容。
众所周知,日本形成政|党政治的时间并不长,基本上是在“大正皿煮”期间确立的,其基础并不牢靠,军国主义势力也在不停地以各种手段阻挠或者把力量渗透进各个党派之间。如果扩军,意味着国家重新走上军事集团控制的老路,这关乎政|党政治的生死。
因此,无论是立宪政友会还是立宪民政|党,都对此进行了抑制。
立宪政友会的总裁、田中义一首相就明确表示了反对。他的理由是:剧烈的战争,已经使为数不多的外汇捉襟见肘,最重要的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钢铁和石油已经完全消耗掉。如果没有大量补充,战争是持续不下去的,而扩大战争,就意味着日本的贸易线有可能完全断裂。
因为按照国际法的规则,如果两国宣战,第三国是不可以进行战略物资的提供的,那也意味着参战。而美国,完全可以借着这个由头给日本以禁运,这是美国海军多年以来一直想做到的。
对张汉卿的橄榄枝,日本政界不是不想接,只是损兵折将之后的外交谈判对日本能有多少好处?老于此道的日本一向是挟胜利之余威在外交上讨便宜,现在在这种情况下,又有谁敢保证能在讨价还价中捞好处?
日本军界和政界对此做了深入的讨论,最终形成的结论是谈判有必要接受,但要在一场大胜之后。鉴于陆军的对峙状态一时半刻之间无法分出胜负,从海上对中国进行威慑渐渐为各方所接受。不像陆上有地形、交通以及各种战斗的变化,海上是凭装备和训练有素说话。
为了牵制人民军南下,日中差距明显的海军力量也被军部重新重视起来。
战争还在继续。为了保证日本在亚洲大陆上最后一块基地和前进亚洲的战略跳板,日本军部已经计划进行全国军事总动员。连日来,精锐的日本海军第一舰队被安排攻击中国沿海,特别是渤海湾,以威胁中国京畿重地,并起牵制朝鲜人民军的目的。
在不久前的渤海湾角逐中,年轻的中国海军大展拳脚,让日本海军吃了大亏,中国海军陆战队夺取了至关重要的长山群岛。
以此为契机,中国海军封锁了进出渤海湾的通道。不取得这条交通线,日本庞大的海军力量无法对中国军队有实质性的威胁。
长山群岛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部,黄海北部,共有大小岛屿114个,面积约15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万。长山群岛控制着黄海北部,掩护辽东半岛,对捍卫我国东北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价值,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黄海大海战就是在长山群岛东北部海域进行的,日军首先控制长山群岛,然后在庄河花园口登陆。
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日军联合舰队就停泊在长山群岛附近,与俄国舰队作战,然后在辽宁沿海登陆。
1931年至1941年,日军两次攻占长山群岛。在构筑黄海防卫线的反侵略战争中,长山群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上次渤海遭遇战后,长山群岛已经处于中国海军的控制之下。在简单地作了修整后,一支重炮团上岛,背后有移驻在旅顺湾内的渤海舰队主力以及来自大连的海军航空兵,严重威胁着日本海军在西朝鲜湾的活动。
凭借这个重炮团,薄弱的渤海舰队可以随时骚扰落单的日舰或运输舰,而在大炮射程内无落败之虞。
至于向京津纵深挺进,在大连失去后已经相当困难了,原因在于中国海军同样以庙岛群岛为防线,同样以重炮为依托,把从黄海进出渤海湾的水道防守得水泄不通。日本海军厉害是厉害,但军舰逼近与岸炮对抗,他们也不至于这样傻。
庙岛群岛纵列于渤海与黄海交界处的渤海海峡,是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桥梁,黄海和渤海的咽喉,北京和天津的门户,由32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52平方公里。它属于丘陵地带,南部岛屿多,岸坡缓冲,北部岸陡水深,西部岛屿多为岩岸,东部岛屿多为砾石滩。
上溯到清朝时这里本来就有利于构筑工事,以封锁渤海海峡。但是,旧中国岛上无防御设施,致使外敌随意进出渤海。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三次通过庙岛群岛,进出渤海,登陆塘沽;在日俄战争、日德战争期间,日军都以庙岛群岛为基地,进攻旅顺和龙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