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书生……不是人 (第1/2页)
哒哒!
蹄声响起。
北城天桥,老半仙与瞎眼老道闻声探寻,顿时欢喜,皆因驴身上坐着的是袁道长。
他手持拂尘,姿态闲适,表情自在,跟以往气质截然不同,少了几分朴素近人,多了几分仙风道骨。
两人起身行礼,玄明颔首,示意他们跟上,继续乘驴前行。
路上又遇福来祸去两位散道,在玄明示意下他们同样跟上。
一人在前,四人在后,穿城而过,直到出了浮云县城,玄明才停下。
瞧着面前四人,他没再隐瞒,轻甩拂尘,撤去伪装,刹那间一位乘鹿白发老道浮现眼前,错愕之余,四人都是聪明人,立刻明白这才是袁道长真实身份,躬身下拜。
玄明没阻止,坦然受了此礼,温声道:“贫道玄明,于求真观修行,此前化名袁守诚游戏红尘,体验人间世情,你等与贫道算是有缘,相处两载有余,亦知性情。如今贫道即将远行,临走前特来全这段缘分。”
挥袖打出四道流光,皆入四人眉心,玄明解释道:“此乃贫道部分演卦心得,便赠予诸位,望尔等谨守本心,莫逞强持能,胡作非为,否则,他日再见,贫道必不留情。”
四人震惊不已,玄明真人之名他们如雷贯耳,响彻浮云县,四人只以为袁道长是一位深藏不漏的高人,万万想不到他竟是浮云山上那位老真人,惊喜之下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老乞丐在底层摸爬滚打最久,率先反应过来,躬身行礼:“老朽谨记真人教诲。”
其余三人这才反应过来,立刻行礼,等他们抬头,玄明早已乘鹿远走,化为一个小点儿,身影飘渺不可寻。
———
故地重游,且行且走。
玄明踏上前往郡城之路。
受邀在南城海宅观礼,为黑小子包仁义拜师海奉明做了见证后,他只逗留一晚,于翌日一早,告辞离去。
出了海宅,他直奔风阳郡外,踏上官道,前往沧月郡。
长姐今年要过八十大寿,所谓长姐如母,以前她对自己照顾有加,体贴入微,因其道号,一度被同门戏称为度娘,哪怕嫁人,也经常命人送东西回来。
这次便宜外甥前来,送了寿宴请帖,于情于理,玄明都该去一趟。
只是他没着急赶路,沧月郡与风阳郡相距万余里,长姐寿宴还有一个月,以灵鹿日行两千余里的脚程,完全来得及。
既然下山入世,自要用心经历,看路边风景,见人情百态,观红尘万象,哪怕走马观花,也比蒙头赶路强,说不定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便能触动心灵,有所领悟。
官道宽阔,虽是清晨,但行人较多,赤脚赶路的普通百姓、乘马坐车的大户子弟、聘请镖局的商队、赶着牛车的沿途村民……
身份不等、阶层不同的各类人同行一路,来来往往,颇有几分意思。
玄明化为一个普通道人,面容普通,衣着普通,气质普通,拂尘普通,身后牵的驴普通,驴头上的燕子普通,混迹在路人中毫不起眼。
行走至中午,烈日炎炎,官道两旁的花草都有些蔫巴,无精打采,路人都热得嗓子冒烟,汗流浃背,普通百姓不断用袖口擦汗,有降温符文辅助,马车里贵人情况较好,可挥舞折扇与团扇的速度也明显加快。
为了更好地体会人生百态,玄明封禁法力与肉身之力,封印自己一切神异,把自己完全当成一个凡人,走了半日他同样口干舌燥,见部分路人行至旁侧树荫下纳凉,甚至停有几辆马车,他想了想,也走过去歇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